1. 近視是怎么形成的?人體*牛的地方是后天的可塑性。既可以訓練成占旭剛那樣的力量型肌肉;也可以訓練成張繼科、林丹那樣的靈敏速度型;甚至骨頭也可以象八極大師李書文那樣練得骨硬如鐵。這些可塑性的結果是讓人對*經常做的動作能更加容易地做到。眼睛也不例外。首先讓我們定義眼睛的遠點和近點。遠點是眼睛*放松時能看清的*遠距離。近點是眼睛*緊張時能看清楚的*近距離。正常人的遠點是無窮遠,所以除非物體太小,其在視網膜上成的像小于一個感光細胞,都是能看清的。當一個人長期看近處的東西時(學生讀書、做作業(yè)、看電腦等),眼睛晶狀體周圍的平滑肌必須長期保持緊張,*后造成痙攣而無法放松成原來狀態(tài),這就是假性近視,經過休息后會恢復。如果人必須繼續(xù)長期看近處的東西,眼睛的可塑性就開始起作用:眼球長得更長,以便使平滑肌不需要用力把晶狀體變太鼓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成像在視網膜上。眼球一旦變長,近視就變成了*近視。如果一個人長期在40厘米處看書,*后他的遠點將會變成40厘米。這時,讓他看5米處的黑板,他當然看不清。
2. 近視跟人種、遺傳有關系嗎?近視跟遺傳基因肯定有關系因為近視不是百分之百發(fā)生。有些人看書非常多,但從不近視,說明他們的基因與別人不同。但對不同人種來說,尚沒有證據證明一個人種(比如亞洲人)比其他人種更容易近視??偟脕碚f,看近處時間越多,近視的比例越高。但遺傳基因對本文沒有意義。比如,很多人拼命吸煙幾十年,*后有幾個人的遺傳基因超牛,沒有得吸煙造成的肺癌等疾病。但是這有什么關系呢?如果大家都不吸煙,不就沒有人得病了嗎?
3. 近視以后怎么辦?近視之后眼球太長,晶狀體把物體的像聚焦在視網膜之前,所以上課看不清黑板,開車看不清路牌。通用的解決辦法是戴凹透鏡眼鏡。凹的鏡片降低了晶狀體的凸的程度,使物體正好成像在視網膜上,就看清了;瘓浠八,近視眼鏡把人的遠點重新調整成無窮遠。這時看近處時眼睛發(fā)現(xiàn)又需要緊張,于是只好把眼球長得更長。*后戴近視眼鏡看近處使眼睛更加近視。隱形眼鏡造成的效果也是一樣的。散光也有類似的效果,只是使眼球各個角度不是同樣地變長,比如縱軸比橫軸更長。近視鏡會把近視和散光*性地固定下來,并且進一步加深。所以近視后可以戴眼鏡,但永遠不要在看近處時戴眼鏡。睡覺戴的硬隱形眼鏡(Ortho-K)是把角膜壓扁一下,就好像角膜上有了一個近視鏡。在眼睛里放東西很容易引起其他的副作用。比如我兒子以前用這種眼鏡就幾次出現(xiàn)眼球輕度劃傷、多次眼睛發(fā)干、滴各種不*的藥水。我一個朋友的孩子戴這種眼睛*近眼睛疼痛發(fā)炎,相當危險。激光手術對角膜有*性的改變。對視力還在變化的孩子*不能用。對成人是否能用建議要慎重考慮,因為有一些人有嚴重的副作用。
4. 近視能預防嗎?從近視眼形成的原理我們可以看到,只要讓眼睛不長期處于看近處的狀態(tài),就不會近視。但是在現(xiàn)代社會,不長期看近處是不可能的。所以辦法是通過眼鏡把眼睛的遠點調整成看書的距離,從而使眼睛一直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讀書學習。先解釋一下眼鏡的度數。物理上來說,度數是鏡片焦距的倒數。近視鏡是凹透鏡,度數為負數。因為我們討論的多數是近視鏡,論述中經常把負號省略。100米除以眼睛的遠點的距離就得到度數(100米?50厘米=200度),同樣,100米除以近視度數得到眼睛的遠點的距離。大家可以這樣驗證:摘下眼鏡看一本書,調整書的距離找出你看到字的邊緣剛剛有點模糊時書離眼睛的距離,然后用上面的公式算出你現(xiàn)在眼睛的度數,應該跟你的眼鏡的度數非常接近。度數是可以疊加的。100度近視鏡和50度近視鏡放在一起,效果是150度近視鏡。100度遠視鏡(是凸透鏡,又叫閱讀鏡或老花鏡,度數為正)和250度近視鏡(度數有負號)放在一起,效果是150度近視鏡。正常眼睛的遠點是無窮遠,戴上一個300度的閱讀鏡后,遠點變成了33厘米,也就是說,他的眼睛變近視了,近視度數是300度。當他戴著300度的老花鏡在33厘米處讀書,眼睛就會一直處在*放松狀態(tài),永遠不會近視。已經近視的孩子戴著比他度數淺300度的鏡子在33厘米處讀書,眼睛也會一直處在*放松狀態(tài),近視也永遠不會加深。比如:300度近視不戴眼鏡,400度近視戴100度近視鏡,200度近視戴100度老花鏡。一個總是在33厘米處讀書的人如果永遠不戴眼鏡,他的度數*多就是300度,這就是為什么在沒有發(fā)明近視眼鏡的古代不存在高度近視。那么有必要預防近視嗎?我讓孩子戴眼鏡不就行了嗎?其實近視是很不好的。每近視300度,眼球大約變長一毫米。人的眼球雖然可以拉長,但視網膜彈性差得多。度數越深,視網膜強度越差,也就越容易造成視網膜脫落!孩子年代眼球容易變長,所以容易近視。長大后這種變化明顯變緩,多數人的近視不再加深。所以在孩子階段預防近視是極為重要的。
5.孩子預防近視的具體操作前提條件是孩子要保持正確的讀書、學習的姿勢(坐正、眼睛不能離書本太近),否則下面怎么做也是不夠的。首先燈光要亮。燈光越亮,瞳孔越小,就好像瞇著眼一樣,使成像更清楚。其次要測量孩子讀書時眼睛離書的距離,距離決定度數。如果在33厘米處讀書,要戴當前度數加300度的眼鏡。不要忘記近視鏡度數是負數,比如500度近視眼要用200度近視鏡作為閱讀鏡;如果在40厘米處讀書,要戴當前度數加250度的眼鏡。然后閱讀鏡不要配散光。如果有100度散光,可以當成50度的近視度數。這是為了不把散光固定在眼球的形狀上。另外閱讀鏡還要用更短的瞳距。閱讀鏡在讀近處時使用,這時瞳距比正常平視時要短2-3毫米;褂,孩子上學時應該配雙光鏡(Bifocal),其中上半部分是正常的近視鏡,下半部分是閱讀鏡。這樣上課時抬眼看黑板時用正常近視鏡,低頭寫作業(yè)時用閱讀鏡部分。*后,如果孩子經常要用電腦,不要用雙光鏡,因為看電腦屏幕時眼睛是抬起來的,所以應該按照上面所說的度數配一副普通閱讀鏡。我給自己配了淺200度的閱讀鏡,平時上班用。頭幾天感覺不習慣,但現(xiàn)在非常喜歡,感覺眼睛不累。我兒子一個月前配了雙光鏡,其中閱讀部分淺250度。因為他近視度數已經超過300度,讀書時不戴眼鏡就足夠了,不需要另配閱讀鏡。戴閱讀鏡時重要的一點是調整距離使眼睛剛剛能看清字(或者讓字稍微有一點兒模糊)。這樣就強迫眼球處在*放松的狀態(tài)。